-
信用違約頻出,債券投資風險管控的科技視角
作者: 時間:2018-09-21 11:14:51 瀏覽量:5091
2014年至2017年間,我國信用債市場共有59家債券發行主體發生違約,涉及違約金額792.25億元、違約債券116只。
2018年以來,債券違約現象再次頻發。截至2018年5月7日,今年已有18只債券出現違約,涉及公司包括四川煤炭、大連機床、丹東港、億陽集團、中城建、神霧環保、富貴鳥、春和集團、中安消、盛運環保等10家公司,涉及金額合計高達134.17億元。
隨著資管新規的出爐,剛性兌付將被打破,未來債券違約現象難以避免。
針對新規發布后如何應對新風險,兆尹科技信評團隊第一時間進行了分析解讀,請隨我們逐步了解:
-
違約風險分析四要素
-
債券投資新現狀
-
兆尹信用風險管理新應對
違約風險分析四要素1.主體屬性
目前違約事件仍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且以非上市民營企業為主,發生違約的地方國企主要分布在政策性去產能比較嚴重的行業。
圖|違約主體屬性分布
2.行業因素
2014至2018上半年發生違約的主體多分布在周期性行業,這些行業在營業收入增速上處于整個行業相對靠后的位置,且這些行業的資產負債率水平普遍偏高??偨Y:在行業營收增速較低的情況下,高杠桿行業將會有更大風險暴露的可能性,對于周期性行業研究需重點關注行業的營收增速變化情況。
圖|違約主體行業分布
3.公司經營管理
民營企業的股權結構與自身信用等級具有一定的關系。當股權較為集中時,公司經營對實際控制股東的依賴程度會越高,實際控制股東的意外事件對公司的信用狀況影響就會越激烈。同時,股權結構的集中或分散與企業激進投資行為之間并未有顯著的規律性關系。
4.財務特征
行業內營業收入增速較低的公司違約可能性較高;資產負債率上升幅度在行業內較大的企業,違約表現更為集中;現金流獲取能力、毛利率的變動不能很好的指示違約的相關性;使用財務指標分析和預測違約應充分注意到企業自身經營和公司治理情況的變化、債務償還安排以及重要的外部關聯方支持等因素的影響。
債券投資新現狀
1.投資分析難度大
金融機構投資債券的規模龐大,在打破剛性兌付和違約風險事件或有發生的背景下,針對全市場的債券池管理、投前分析、投后監測、風險預警等均靠手工操作或信貸內評系統,不僅工作量大、時效性差,且無法實現全市場主體及債券風險的把控,歷史操作無法追溯、復雜投資組合策略也難以實現。
2.風險管理壓力升
債券投資內部信用風險分析人員偏少,加上“去杠桿”力度提升,債券信用風險管理的壓力也不斷攀升。
3.關注焦點轉移
有效應對債券信用風險管理,提高債券投資的分析及風險控制能力,近年成為各大金融機構投資及風險管理專業人員關注的焦點。
兆尹信用風險管理新應對自2014年信用違約事件發生以來,兆尹科技信用風險分析及IT團隊一直協助各大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分析專家團隊打造適合其投資風險偏好的債券投資內部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并實時跟進應對方案。
圖|兆尹科技基于債券投資的系統建設架構
圖|信用風險管理體系
兆尹新應對建議:以IT系統為依托,數據集市為源泉,建立多角度分析方法,輔助完善一套較全面的債券投資內部信用風險管理體系,服務于整個債券交易過程的投前、投中、投后。
兆尹科技信用風險管理系統是面向銀行、保險、券商、信托、基金等金融企業,用于信用敏感資產投資管理的綜合業務管理及分析平臺。
圖|兆尹科技信用風險管理系統特點
系統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從投資部門或崗位發起投資需求,通過人性化業務流程,逐步引導用戶進行投資標的理性篩選、多維度數據分析、主體信用評級、流動性分析、隱含資產價值分析、債券估值、壓力情景測試、群體決策、資產池風險預警及監控等。
打造“智能系統+風險信息庫+決策分析模型”一體化債券投資內部信用風險管理系統,實實在在解決客戶風險價值投資的不確定性問題。
-